Convocation Newsletter, Spring 2019
44 香港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施能自 Norman ( BSocSc 1985 )及校友鄒兆麟 Tom ( BA 1987; PCLL 1994 ),自 上世紀 90 年代起,就各自在其專業領域,為內地企業 提供管理咨詢以及赴境外上市融資「走出去」提供法律 意見。 Norman 在晚宴前表達他對創新科技、獨角獸企 業發展和企業管理的看法;而 Tom 則分享了他的中國 企業海外併購經驗。 校友會於 2018 年 11 月 24 日舉行成立一周年高桌晚宴,超過 200 位校友參加。當晚主講嘉賓為 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峻醫生 Dr Michael To (MBBS 1999) ,他獲邀分享 對治療玻璃骨的「路與夢」。 「以前父母教我, you need to count your blessings ,要數算自 己多幸福。現在,如果我能夠拯 救其他人的生命,成為他們家庭 的 blessing ── 這就是我希望 實踐的人道精神。我希望把在國 外平台學到的東西,拿到國內, 服務一些病人。」帶着這份使命 感,杜醫生由香港薄扶林跑到深 圳紅樹林,於 2012 年中開始營運的港大深圳醫院,專 責處理玻璃骨個案。 玻璃骨的學名是成骨不全症,屬基因缺陷而導致的罕見 病。患者骨骼如玻璃般脆弱,輕微創傷都可能導致骨 折,患者因而被稱為「瓷娃娃」。與香港相比,內地人 口基數大,估計約有 10 數萬名瓷娃娃。「在醫療水平發 展不均下,有些瓷娃娃在重複手術多次後,仍未能站起 來。為了醫病,很多家庭因此傾家蕩產。現在,我每星 期至少有兩至三日在內地工作。由最初一個月做一個手 術,到如今暑假平均一星期有三至四個手術。患者中只 有 5-10% 來自深圳市,其餘大部分來自其他省份及偏遠 農村。」 2016 年,港大深圳醫院整合多科室資源,成立了華南 地區首個成骨不全多學科治療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 免去瓷娃娃奔波之苦。在周大福慈善基金的支持下,港 大深圳醫院設立「運動分析—步態實驗室」,並配以合 適的康復設備,使患者接受更全面的康復訓練;與此同 時,他與騰訊醫療AI實驗室達成合作,通過視頻捕捉腦 癱和其他骨骼疾病患者的步態,在AI技術協助下,初篩 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目前此實驗尚在起步階段。「過 去,腦癱的治療常常不盡如人意。醫生要花費大量時間 為患者做評估,一旦評估不準確,手術方案出現偏差, 患者的情況更加糟糕。現在有了AI,我希望藉助高科技 的力量、多平台的合作,提升術前評估的準確度,縮短 評估時間,使病人能得到更好的治療。」 Beijing Alumni Network 香港大學北京校友會 Dr Michael To 杜啟峻醫生 Tom Chau 鄒兆麟 Norman Sze 施能自 香港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施能自、主講嘉賓杜啟峻醫生、香港大學發展及 校友事務部總監徐詠璇,及一眾籌委會成員。 SPRING 201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jI5O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