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五年,港大首次慶祝八位明德教授就職,為大學的歷史奠定重要的里程碑。
時至今日,已成立共一百二十項明德教授席。
返回
李景勳先生  , 李鄭婉芳女士

鄭兆如鄭杏如基金教授席(幹細胞生物學及再生醫學)

這次捐獻是為紀念我們的姑母鄭兆如醫生和鄭杏如醫生。她們是三十年代港大的醫學院校友,畢生為香港醫學界作出貢獻。我們殷切期望,能支持母校的幹細胞生物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李景勳先生 
李鄭婉芳女士

陳振勝

陳振勝

2016年就職

李登偉

2011年就職

人類的許多不治之症是由於某種高度專用且缺乏再生能力的細胞(如心臟細胞和腦細胞)因疾病(如心肌梗塞及中風)、創傷(如由意外導致脊髓損傷)或衰老(如與年齡相關的視網膜黃斑變性和青光眼),而死去或機能失常造成的。近期,生物醫學界對多種幹細胞有突破的認識,使臨床醫師和研究者第一次對再生醫藥的模式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損傷的細胞或器官可以被修復或移植。因此,幹細胞研究對難以治癒的醫學疾病有著前所未有的潛力。

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Stem Cell & Regenerative Medicine, SCRMC)通過廣泛整合香港大學多元而獨特的優勢,利用新穎的醫學概念及前沿設施,對幹細胞研究展開多學科的探索。中心由超過150名本院師生和來自16個專業的培訓生組成。SCRMC還在籌建全香港的幹細胞研究計劃。

李登偉教授是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的創始總監,並任內科及生理學系教授。在此之前,他是美國馬利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醫學助理教授,加洲大學終身副教授,在生物醫藥工程、生物物理學、遺傳學、生理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學科獲得任職。

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基因和細胞為基礎的心臟療法,他特別專注於心律不平衡。的電生理學後果。他個人的研究實驗室旨在解釋多能性的人類幹細胞的活動方式和生物學特性,及心臟細胞的分化、生長和成熟。他的研究團隊應用基礎知識,設計製造特定的細胞和組織,作為常規護理治療之外的生物學替代療法。他的實驗室也是第一個通過基因工程建構人類胚胎幹細胞的心臟細胞,他們對生物人工心臟起搏器的研發也廣受讚譽。

其他成果包括美國心臟協會認證的2005年度最佳基礎研究獎,2006年度突破性研究獎,2003、2004和2007年度最突破研究報告獎。李教授的實驗室獲得了來自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加州再生醫學研究所、香港研究資助局等機構的資金支持。

李教授以其傑出的工作獲得多項殊榮,包括2003年美國心律協會頒發的青年科學家獎、2002年及和2004年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頒授的卓越青年教授研究獎。李教授還在多家高端的國際機構任職,如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心臟協會,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威康信託基金會,和香港研究資助局等。